随着“低碳”家电热持续升温,评判标准和体系问题浮出水面。
“格兰仕在微波炉、空调、电饭煲等家电产品的研发中已经在实践低碳技术,我们出口法国的四款微波炉在2008年就做了碳足迹标签,也想在国内市场做微波炉产品碳足迹的标签,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现在没办法做,因为相关认证体系和评价标准阙如。”格兰仕集团助理总裁陆骥烈对本报记者说。
目前,家电业纷纷大打低碳牌。海尔、美的、格力、格兰仕和海信在内的诸多厂家纷纷推出“低碳产品”;在国美、苏宁家电等大的加点连锁卖场,低碳空调、低碳冰箱、低碳洗衣机等各类产品都陈列在十分醒目的位置,国美在夏季家电节中推出低碳、低价、低能耗的“三低家电”概念。
这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家电企业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低碳先锋,提前进入低碳时代。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表象。
企业碳管理的基础就是碳盘查,对企业的历史排放量进行摸底。碳盘查通常主要指向三个层面:产品、项目和组织。就家电行业来说,其碳盘查工作仅仅局限在产品层面,项目盘查很少,只有少数企业具备了组织层面的碳盘查意识和实践。
家电企业践行低碳经济已然起步,其路线图尚不明朗。
家电产品低碳认证标准阙如
究竟什么样的家电才是真正的低碳家电?到底谁说了算?
评价产品是否低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碳足迹。所谓产品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是指产品从原料取得、制造、包装、运输、废弃到回收,直接或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碳足迹通常以标签的形式,表征产品的碳排放量,并以此对产品是否低碳进行认证。
“我们出口法国的四款微波炉在2008年就做了碳足迹标签,我们也想在国内市场做微波炉产品碳足迹的标签,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现在没办法做,因为相关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欠缺。”格兰仕集团助理总裁陆骥烈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至少有15种不同的计划/方案来评价产品的碳足迹,但国内的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阙如。
今年3月1日,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与英国标准协会签署了关于低碳产品认证的合作备忘录,记者在采访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时了解到,“现在开展的只是一个课题,还没有上升到标准的高度。”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英国的PAS2050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具有公开具体的计算方法,也是人们咨询最多的评价产品碳足迹标准。但这个技术体系比较复杂,我们还在了解和学习过程中,暂时还不能拿来用。除了这个技术体系之外,还需要一套针对不同行业的评价标准。”
“不但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一位家电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他同时指出,现在即使企业自发用不大完善的技术手段,去计算某款产品的碳足迹,但消费者也无从判断其是高还是低,其意义也大打折扣,同时也可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这种意义上看,目前家电产品的低碳标签,只能是企业自说自话。在这种情况下,更多人认为,所谓低碳只能沦为企业营销的一个概念或策略,成为企业变相抬高价格的一个噱头。
国内家电企业尚未公布碳排放
相比产品的碳盘查,组织碳盘查,即一个企业的整体碳排放更为重要,家电企业在这个方面的作为也近乎空白。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国内整个家电行业,还没有一家企业公开自己的历史排放量,也没有企业明确公布自己低碳战略规划,例如2010年排放多少,减排多少。
正是因为没有这些历史数据和基础数据,具体企业的整体排放情况和环比情况无从比较,所以人们暂时无法建立对企业是否低碳的整体评价机制。
根据记者了解,对组织碳盘查比较权威的国际标准是ISO14064—1,它详细说明了组织层面自愿核实温室气体(GHG)排放清单的设计、开发、管理和报告的原则及要求。该标准自2006年发布至今,还没有中国企业通过该国际标准。
在中国家电行业,海尔在年初成为这一体系的首个尝试者,负责其核查工作的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海尔集团全球品牌运营总监张铁燕女士对记者表示“这项工作在推进,至于具体细节不便透露详情”。
“海尔还在进行计算,我们的核查工作还没开始”,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定与核查部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其他家电企业与我们联系尝试这一工作。”
陆骥烈对本报记者表示,格兰仕也在尝试组织层面的碳盘查,其合作机构是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
“我们的产业链比较长,除了原材料,我们将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都纳入了自己的集团公司。所以,我们在考虑具体做哪几个环节,怎么做。”陆骥烈称。
本报记者发现,格兰仕开始明确描绘自己的碳管理路线图。即格兰仕今年4月成立了一个低碳战略工作小组。试图过这个战略小组,制定一个碳管理的路线图。
“先做组织层面的碳盘查,再做碳中和和碳标签的认证。”陆骥烈表示。
出口壁垒已成倒逼之势
事实上,宏观环境已倒逼其他家电企业加快组织盘查的步伐,如开征碳税。
“假如企业没有组织层面的碳盘查和碳管理,其碳税负担可能会非常巨大。”一位家电企业的公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这种压力之下,家电企业谁先进行碳排放的组织盘查,或将抢占竞争先机。
倒逼的压力不仅来自碳税,出口方面的壁垒也不容忽视。“出口的家电企业在这个方面感受会更明显。欧盟等组织假如在进口产品方面设立碳排放的限制,虽然是针对具体产品,但其承担者是企业。组织方面的盘查管理,势在必行。”SGS能效与低碳服务部业务发展高级主管贾洲平对记者表示。
“实施低碳技术,对产品的成本来说,既有增量,也有减量。这和低碳技术的实施阶段和成熟度有关。同时也要看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消化这些成本。”陆骥烈表示,通常成熟的家电企业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或者调整产品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运用新工艺、新材料等一系列手段,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消化。
“从长远来看,采用低碳技术,这对提高产品的溢价非常有帮助。”陆骥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