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自2010年7月在我市开始实施,人们更多关注其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的积极意义往往被忽视,那就是促进废旧家电的规范回收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本月底该政策即将结束,废旧家电会不会重归随意处置、污染环境的老路?
“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60多万台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前,绝大多数人都将废旧家电便宜卖给走街串巷的“破烂王”。
市民孙大娘告诉记者,2009年家里淘汰下来1台旧电视,当时以几十元价格卖给了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破烂王”,她还跟对方讨价还价半天,但对方表示,电视太旧不可能出再高的价钱。
“以旧换新”政策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按照政策规定,将旧电视交到指定的回收企业,可以在购买新电视时获得国家新电视价格10%的补贴,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等家电也都有类似补贴。
这一优惠对市民来说是不小的诱惑,绝大多数人选择了“以旧换新”。市服务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19日我市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期间,从市民手中收购到指定正规回收企业的旧家电总数已经达到了64.7万台。
我市30万台旧家电被安全拆解
废旧家电交到商场、回收企业之后又流向哪里?
据市服务业委员会相关人员介绍,根据国家《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修订稿)》的相关规定,所有收购上来的废旧家电,均需送到指定拆解企业进行科学、安全处理。
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有资质对“以旧换新”旧家电进行拆解处理的企业,12月20日,记者来到其位于金州新区的拆解基地,感受到了相关部门严格的监管措施。
为了保证废旧家电不回流到市场,企业厂区有几个大门甚至也被列入监管范围。按照规定,拆解处理厂区只能设有1个门,所有进出车辆必须通过这个门,有关部门还在门口设立了监控探头24小时在线监控。在东泰的厂区内,记者发现监控探头随处可见,公司电子废弃物处理项目部李经理介绍,厂区内目前有监控探头46个,覆盖了废旧家电拆解的每个环节,不留死角。通过这些探头,有关部门对工厂的拆解工作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而企业必须保存每天的录像资料,期限为12个月,以备随时抽查。
此外,拆解企业还需要在厂内显著位置设立标志牌,公开每日旧家电的接收、拆解处理和贮存情况,并按周将接收、拆解处理和贮存情况上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原始凭证也需要妥善保存备查。据初步统计,送到东泰公司的30万台废旧家电,已经全部完成了拆解工作,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零部件得到了妥善、科学的处置。
政策终结不能成为正规回收“变数”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即将在本月底结束,很多消费者觉得挺遗憾,而环保人士则更多地担忧政策结束给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带来的变数。废旧家电是否又将回到以前随意处置、污染生态的老路上,值得警惕。
我市一环保专家表示,“以旧换新”政策由于其对参与企业设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对各方获得补贴的途径、方式及需要履行的义务等方面作了环环相扣的规定,客观上起到了让废旧电子产品进入到正规回收体系流动的效果,对我国建立规范、科学的可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贡献巨大。如今政策结束,能否有其他政策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明年正规回收企业能回收到的废旧家电将呈‘自由落体’般下降,回收量能达到目前的1/10已经不错。”一回收企业负责人介绍。
“政策市”固然会带来利好,但避免正规回收废旧家电业务的大起大落,最终还要靠长效机制的建立。日前,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已出台了《关于推进大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种类齐全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城市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标准化、专业化的回收、集散配送中心,以合理价格、便捷方式回收市民手中的废旧家电等可再生资源,最终集中送至静脉产业园区拆解、加工利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市已经规划建设的静脉产业园区要预防“没有粮、吃不饱”,也可借鉴“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细化补贴价格、回收和拆解企业的责权利,强化监管,让百姓自觉自愿地将废旧家电交给正规回收企业,使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在我市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