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七成家电消费缘于升级换代需求。5年前,本报记者宋晓华曾以《市民淘汰的旧家电哪里去了》为题,着重反映旧家电回收行业当时的生存状况,披露了专业拆解企业干不过个体小老板的状况。如今,在经历两年多的“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期之后,这一行业是否又出现了新情况?
[新闻] 自去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诸多旧家电回收“正规军”重又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和南京环务资源再生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旧换新”期间南京市的两家指定拆解企业。“这些拆解企业年前就跟我们抱怨说又‘吃不饱’了。你看,年一过完,我们就在研究这方面的事。”南京市环保局相关人士昨日告诉记者。
据南京市商务局商贸服务处刘学群介绍,“以旧换新”期间,南京市共回收了258多万台旧家电。因此,南京的这两家拆解企业同期生产规模均翻了几倍。环务资源公司副总经理彭韬说,两年下来,公司确实有利润,利润来自于国家补贴。但为了承接“以旧换新”带来的大量旧家电,公司又把利润都投了下去。为了扩大产能,公司租用了50多亩地,还买了60亩地建新厂房。在引进设备上,公司也不手软,已经投了几百万元。
2010年,为了消化收来的旧家电,苏州同和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新建厂房5830平方米,引进了一条废旧电器拆解自动流水线。如今,却又面临和小作坊正面交锋的境况。记者了解到,家电“以旧换新”之前,同和公司的废旧家电仅来自一些银行和党政机关,一年不过数百台;“以旧换新”实行之后,同和公司先后入库废旧家电近百万台。“虽然21英寸电视能拆出价值约30元的东西,但要做到精细拆解,成本很高。现在政策结束,我们没有国家的补贴,回收价格上也没有优势,这使得企业很难生存。”公司有关人士说。
“正规军”在饿肚子,那么,个体小老板们该是时来运转、生意红火?通过熟人介绍,记者采访到了在南京堂子街开店的张老板。“‘以旧换新’以前,一个月平均能收四五十台旧家电。‘以旧换新’两年间,生意反而更好了,一个月平均能收八九十台家电。现在又回到以前,一个月平均能收四五十台。”张老板的回答让记者颇为惊诧。
张老板告诉记者,他是涟水人,来南京做家电回收生意已有15年。一开始在街头小区收,后来开了个店。老婆平时看店,自己上门安装和维修,主要回收洗衣机、冰箱。这两年,不少像他这样的小老板发了笔小财。“‘以旧换新’期间,有一半的旧家电是通过熟人从商场搞来的。从商场回流的一般能挑到质量相对好的,虽然多花三五十块钱,但卖的利润更高。同时,还有不少人会从我们这里买旧家电,然后再去商场换购新家电。所以,生意尤其好。”据称,在旧家电市场,还有一种用旧零件组装成的“新电视”,即换个新壳,随便挂一个牌子,能卖到400元,利润能多五六成。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出台实施补贴政策并非长久之策,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废旧家电回收渠道,建立促进旧家电回收、处理的长效机制。同时,旧家电拆解回收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情,还需要消费者的理解,“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国外那样,废旧家电谁扔谁出处理费,这个市场才算真正进入了良性轨道。”
资讯排行
- 家电2024:“绿色”新动能 家电企业齐行动
- CES 2025直击: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引领中国“智”造闪耀科技秀场
- 今年“两新”政策最新部署来了
- 以旧换新:新动能激发内需新潜力
- 科技创新赢得市场 中科美菱医用冷藏箱进入市占前三甲
- 高端品牌获行业认证 华帝2024年末迎奖项收获季
- 门窗五金十大品牌丨传承与革新并重,库勒五金书写门窗行业新篇章
- 智能生活新篇章:五金品牌引领家居智能化潮流
- 五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与创新并重
- 打造行业新趋势:企业的创新策略与实战指南
- 空气革命:新风系统行业如何重塑健康生活标准
- 市场放缓背景下,集成灶企业如何突围价格战?
- 富士康成本叫急涨薪难题或向苹果“要价”
- 支持720P ZINO 播放器 仅99元
- 发改委禁新机生产 等离子电视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