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夏普爆出了3760亿日元(约300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导致股价暴跌,再加上夏普自身1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缠身,足以让其在一年内破产。面对身处绝境的夏普,郭台铭向其抛出了合作计划:鸿海斥资670亿日元(约合新台币256亿元,8亿美元)购入夏普9.9%的股权。另以个人名义投资新台币252亿元,入股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入股掌控这家全球数一数二的液晶面板企业,拟成就台湾地区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
话说郭台铭的鸿海帝国,旗下员工超过120万人,横跨欧亚大陆都有其布局。在过去10年,并购、投资的工厂,从北欧的芬兰到东欧的斯洛伐克,进而横跨大西洋至中南美洲的墨西哥。不过,他却从来没有大举投资过日本。
中国与日本即使没有钓鱼岛之争,关系也向来微妙,历来中资企业入主日企均没什么好的下场。且放眼此前郭台铭在2010年合并台湾奇美后,面板行业的烧钱以及连年亏损是显而易见的,郭又何故去趟夏普这趟浑水?
唯一能够想到的是,夏普作为百年老企,独步全球的是其液晶技术,包括这次夏普取得苹果最新款iPhone面板订单的FFS显示技术(Fringe Field Switching),以及未来能与三星AMOLED抗衡的最佳利器氧化铟镓锌(IGZO)等技术。不少人士认为,郭此举是为了联合苹果打击三星。甚至他自己也说:多少钱一股入股夏普不是关键,关键科技产业如何合作才能双赢,用彼此的优势,战胜“某一家品牌”。
郭台铭不喜欢甚至讨厌三星是众人皆知。为了个人喜好,莫非要投入半边身家来与之抗衡?实际上,笔者了解到,作为苹果的代工厂,鸿海2011年营收3.45万亿元新台币,其中苹果iPhone、iPad组装的贡献约为1.2万亿元新台币;2012年鸿海营收预测成长15%,苹果贡献度也将提高到1.4万亿元新台币。
若能够收购夏普,依靠其独有的能够与三星抗衡的技术来服务苹果,成为其左膀右臂,或许才是郭的长远打算。
对抗三星、去三星化,从这点来看,郭与苹果是站在同一战线的。在笔者看来,收夏普这步棋,或许只是为了更好地吃“苹果”。
尽管有些人士认为郭这个时机入主夏普,有救它的嫌疑。但是,换个角度而言,日本百年老企业,发展至今定有其精髓,能够落入我华人之手,裁员加薪也得看看我们的脸色,岂不是快事一桩?
资讯排行
- 家电2024:“绿色”新动能 家电企业齐行动
- CES 2025直击: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引领中国“智”造闪耀科技秀场
- 今年“两新”政策最新部署来了
- 以旧换新:新动能激发内需新潜力
- 科技创新赢得市场 中科美菱医用冷藏箱进入市占前三甲
- 高端品牌获行业认证 华帝2024年末迎奖项收获季
- 门窗五金十大品牌丨传承与革新并重,库勒五金书写门窗行业新篇章
- 智能生活新篇章:五金品牌引领家居智能化潮流
- 五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与创新并重
- 打造行业新趋势:企业的创新策略与实战指南
- 空气革命:新风系统行业如何重塑健康生活标准
- 市场放缓背景下,集成灶企业如何突围价格战?
- 富士康成本叫急涨薪难题或向苹果“要价”
- 支持720P ZINO 播放器 仅99元
- 发改委禁新机生产 等离子电视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