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的“额外协议”
浙江某冰洗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向中国家电网透露连锁卖场现在的“对策”,他说以前卖场收取的进场费现在叫装修费,50万-80万不等,因为大连锁几乎年年都要对一些门店装修升级。
而在票面做账的时候,打个比方,原来卖场进1000万的货,供应商向其开1000万元面额发票,结货款时卖场向供应商返还950万元和开50万元面额的发票来做账。而现在1000万元的进货,供应商开给卖场的发票就写950万元面额,卖场最终返还供应商950万元,而那50万元帐则变成供应商免费向卖场提供产品,这样在做账时卖场反而没有额外的50万元票据,但供应商提供的这50万元产品最终由卖场销售获利。
上述负责人说,自去年年底五部委发整顿文后,卖场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都要经五部审核,递交上去的合同里的条例看似都是合情合理,涉及的扣点看起来也是常规费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卖场与供应商自一些“额外协定”,而这些“额外协定”才是五部看不到、管不着、仍能压榨供应商的魔手。
某渠道主体在家电连锁卖场的饮水电器企业老总向中国家电网说,他们企业在连锁受到的压榨真是罄竹难书,总部一层皮,分店一层皮,个人又一层皮。该老总透露,他们与连锁卖场总部签一份合同就有27、28个扣点,其中包括15或16个常规扣点,10个点的返利(又称作后台费用),还有2个点的促销费(也叫进场费)。
以返利扣点为例,企业在卖场中如果有1亿的保底任务实际完成了9000万,理论上企业只需向卖场付9000万的返利,但实际上那未完成的1000万照样得付100万的返利。在双方合作执行过程中,尽管已收取进场费,但有的门店依然会向企业拍卖店内位置。在双方结款时供应商甚至还要找关系,因为一些门店并不买总部帐,而供应商为结款方便不得不私下给个别人好处,卖场还会莫名其妙提出一些促销卡、促销券让供应商分摊费用。
上述企业老总说,厂家在压力下只能无奈地对产品进行提价,但在连锁卖场的强权下有时候价格提不上去。“一些建材家居渠道也有类似收费现象,现在的电商渠道也有将近20个左右的扣点,而我们自建专卖店要投入的成本太高,小企业要做起来太难了”,该老总说。
各品牌压力指数不一
据中国家电网了解,供应商对家电连锁收取各种费用所带来的压力感受不一。山东某知名小家电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觉得零供关系这两年再逐渐改善,连锁卖场一些乱收费现象比较小众化了,可能存在于个别门店,一般在促销时期卖场会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双方之间所承担的费用。
“我们是一线品牌,双方战略关系非一般”,该企业人士道出了最根本的原因。
上述浙江某冰洗企业的负责人也认为,连锁卖场与不同品牌企业的合作程度确实不一样,他透露,像一些国内一线品牌以及一线合资品牌话语权强在卖场中的扣点是17、18个点,并且这些品牌在连锁卖场中以高端为主,很容易通过提价来消化费用。而那些二线品牌在卖场的状态就是苦撑,这个渠道还不能不做,基本上是用其他渠道的收益来贴连锁渠道。最压力山大的就是中小品牌,一年到头的收入差不多都转换成渠道费用了,往往这些品牌大多数选择放弃连锁卖场。
超市与电商系统也没好哪去
虽然超市系统中家电销售规模不及家电连锁,但在超市系统中家电销售比重较大的一位合肥某家电企业负责人向中国家电网表示,超市系统平均也有12、13个扣点,不过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大多数企业在超市系统做的是低端,并且产品出样只有4、5款,展示面积也小,权衡下来,12、13个扣点也较高。
而这几年增长一路高歌猛进的电商,尽管是以更低价和低费用撼动了线下实体店的垄断地位,但随着电商大投入和亏本经营局面未改善,其也被曝出开始效仿线下向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甚至压榨力度堪比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