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要在滨江道的任意一家商场中逛遍所有品牌,买到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食品、服装、家电、厨卫用品等所有商品,恐怕这是痴心妄想。2012年,国内一线电商除了忙着打价格战外,就是忙着推开放平台:一边争抢优质供应商,一边忙着拉拢同行,合纵连横,彼此借力,做到够大、够牛,将用户的“妄想”变为现实。
电商主攻开放平台
从2006年开始网购的Helen而今已经是个年网购额近10万元的资深网友。进入2012年,从日常的化妆品到衣服、鞋子,甚至一包牛肉干,Helen都会到各大电商网站的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对于她来说,这些旗舰店意味着正品和低价。“现在各大电商网站都在做开放平台,像我比较喜欢的几个鞋服品牌,在我常去的几个电商网站都有官方旗舰店,所售商品价格也几乎一致,我甚至都不用去比价。”
不可否认,建设开放平台已经成为2012年电商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亚马逊、京东商城、1号店等电商纷纷打响开放平台战,除了自营的各种商品外,全面引入生产企业或代理品牌开设“店中店”,共享平台的客户资源。这一年,被各大电商争抢的大牌卖家们也乐此不疲地在京东商城、亚马逊、天猫上纷纷开店。这类“脚踩多只船”的商家深谙流量带来销售的真谛。
当然,眼见烧钱不止、盈利无望的电商们为了更低价的流量,也为了卖掉更多货品,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采取“结盟”策略,共度时艰。拉手网、嘀嗒团、满座团等集体入驻京东商城。凡客诚品、乐蜂网及优购网三大垂直电商集体入驻苏宁易购。当当网进驻淘宝天猫开设旗舰店,并且绝不是浅尝辄止:当当带着80多万种图书和30多万种百货商品入驻。而就在入驻天猫之前,当当已经入驻了腾讯的QQ网购商城图书频道。
向来口无遮拦的当当网CEO李国庆不得不放低姿态在微博上说,“从了。谁让人家流量大呢。”据统计,2012年至少有87家独立B2C网站入驻天猫。除了当当网,还包括酒仙网、1号店、银泰百货等。
合纵连横直接“造血”
电商之间从“你死我活”的死掐,到合纵连横,在相互补充商品品类、共享流量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营电商向综合类电商平台转型的过程。开放平台业务成为电商最直接的造血机器。
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在2010年底上线。其时,京东方面就曾表示,开放平台的建设可以与京东主流业务互补,会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开放平台也具有拉高毛利率的作用。再看看苏宁易购在2012年提出的开放平台战略:全平台开放、全品类共建、全网络共享。开放平台的建设也让易购彻底摘掉了人们印象中专营3C、家电类电商的帽子,成为其实现“去电器化”,打造综合电商平台的助推器。
其实,无论是京东还是易购,抑或是亚马逊,建设开放平台,更多的是想弥补自己的品类短板。比如,京东最擅长的品类是3C、家电,但如果想把时尚类服装品类做好,就需要有对时尚足够敏感度的买手,要对时尚行业有足够深的理解;而要想做好生鲜、食品类目,就需要有这个类目的专业供应链支撑。另一方面,这些类目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去经营,既能丰富自己的SKU(最小库存量单位),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可以规避自己的短板。
显然,电商大佬们已经在开放平台业务上尝到了甜头。数据显示,在2011年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基本上保持200%-300%的增速,开放平台销售额占京东总销售额的10%左右。而最新披露消息显示,京东内部预计2012年开放平台交易额140亿元,按整体15%佣金粗算,将实现超20亿元收入。京东的美国老师亚马逊更是榜样。亚马逊2012年上半年来自开放平台的营收占到40%,而利润所占比例则要远远高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