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来到你家客厅,甲要给你装一个智能机顶盒,乙要给你换个智能电视机,丙要拿过你的手机实现多屏幕互动。你选哪一个?
你家客厅的电视有多久没开啦?
“我已经连续两个月没看过电视了,节目陈旧,广告还很长,内容数量有限。”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这恐怕是不少人的类似经历。
但现在突然有三个人来到你家客厅,甲要给你装一个智能机顶盒,乙要直接给你换个智能电视机,丙要拿过你的手机安装个程序实现多屏幕互动。
你选哪一个?这正是业内上演的屏幕争夺战。
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角力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人观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步减少,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也开始“老龄化”,主流人群已在40岁以上。其中去年北京地区电视机的开机率已跌至30%,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还达70%。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曾经发生,尼尔森同期发布的针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虽然看电视仍是美国人首选的消遣方式,但年轻人收看电视的时间正在逐步下降,18~34岁的美国年轻人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长均短于平均水平,即“年龄越小看得越少”,他们更倾向于在电脑、Pad、手机等其他终端收看节目。
互联网电视产业正在兴起,全球三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在力图把电视机打造成一个计算平台,届时传统电视将从内容王者变身为一个应用配件,而连接起数字电视机和互联网的盒子,将成为利润链上的主导者。
以苹果电视为例,通过苹果电视,你可以找到数据库中存储的海量电影资源,还能和家人一起通过电视玩游戏……
不过,这些破坏式的创新的确让传统有线电视恐慌不已。
无论是Google TV还是Apple TV,都受到了主流广播公司的封锁,也就是说,即便可以通过盒子连接互联网,也不能观看直播节目。就连进展稍显顺利的微软Xbox也不例外,与它合作的有线电视巨头康卡斯特仅允许观众在这个设备上观看点播而非实时的电视节目。
一方面,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角力正在展开;另一方面,互联网人士正在不断给电视新的定位。他们相信:用户有选择自己使用产品的权利。未来最重要的三块屏幕——手机、电脑、电视将会各司其职。
“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功能区分非常明确。电视屏幕大,主要功能在分享;电脑的主要功能在工作;而手机的主要特征是移动。” 快播科技的创始人和CEO王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智能机顶盒的困境
智能机顶盒,代表了业内对电视未来的主流畅想。
在国内,许多企业试图开发产品改善电视功能,如百视通(600637.SH)生产小红酷盒、小米生产小米盒子、乐视网(300104.SZ)生产乐视盒子。
不仅仅是行业新进者,传统的大型有线电视集团也在布局盒子产业。最早进入盒子产业的百视通是上海文广旗下的子公司,而华数传媒(000156.SZ)则是浙江文广旗下的子公司。
相比传统有线电视,盒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运用盒子接入互联网可以达到传统电视、点播、缴费、游戏、电子商务,社交等多元化电视功能。而基于互联网的庞大计算功能,收视率可以达到精准统计,没有互动反馈的广告能够得到精准推送,这同时将带来传统电视业广告模式的巨大改变。
不过盒子的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去年11月14日,小米盒子发布,但是由于不符合广电总局“可管可控”的规定,随后被叫停。
据广电总局颁发的《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业内称181号文),要想做机顶盒只能选择连接广电总局批准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机构设立的合法内容服务平台。
“也就是说只要是将电视接入互联网,就受到管控,必须‘合法合规’。”王欣告诉记者。
目前为止,有牌照的内容服务平台只有七家:CNTV、百视通、南方传媒、华数、中国国际广电电台的CIBN、湖南广电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CNBN——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
对于厂商来说,要进入这一块市场的模式就得选择与持有牌照的服务平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