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7月31日,已经有多家家电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少数家电上市公司率先发布了上半年的财报,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受益于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平稳以及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拉动,上半年家电企业整体表现良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涨幅,但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业界认为下半年的市场态势不容乐观,家电企业将面临挑战。
上半年整体业绩良好
周二晚间,苏宁云商发布的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受益于公司全面发力线上业务和新兴领域,今年以来,苏宁易购业绩呈现翻倍态势。截至近年6月,电商已经实现营收106.31亿元,同比增长101%,上半年公司整体实现营收554.54亿元,同比增长17.51%,不过盈利未见增长,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滑58.24%。此前,国美电器公布的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将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有明显大幅改善。
就目前已经公布的半年业绩预告来看,家电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整体业绩表现良好。TCL受益于华星光电实现满产满销,经营性盈利同比大幅提高,成为其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亿元-6.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2%—133%。康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到4000万-4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82%-292.42%。四川长虹上半年主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经营实力不断加强,销售及盈利持续增加。预计1-6月实现净利润超过2.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50%。
海信科龙冰箱、空调产品的收入增幅均高于行业整体增幅,预计上半年的盈利在5.70亿元-7.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0亿元增长50%-100%。奥马电器预计1-6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32.53万元-9514.61万元,同比增长12%-15%。在厨房电器方面,万家乐预计上半年盈利5900万元-66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811万元,净利润将有55%-75%的增长。万和电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28亿-1.52亿元,同比增长1%-20%。
下半年销售额或将降一至两成
业界分析,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表现保证了家电市场整体规模的持续发展,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刺激了市场销售的增长,这在补贴政策结束前的1-5月表现尤为明显,而在节能政策收官后的一个月内,家电市场出现了震荡。
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白电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冰箱市场累计销量1708.8万台,同比增长21.0%;空调市场累计销量1792.4万套,同比增长14.6%;洗衣机市场累计销量1342万台,同比增长19.1%。
黑电方面,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455万台,同比增长了33.93%,整体增幅较高。单就政策退出后的6月,彩电零售量和零售额均有所下降,其中彩电销售量为221万台,同比下降17.12%;零售额为85亿元,同比下降12.43%。
尽管上半年家电市场整体表现良好,但业界对于后市的看法都不见乐观。奥维咨询预计:“下半年,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三品类销量及同比都将出现显著回落,中国白电市场销售再次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形将难以复现。”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下半年的彩电市场消费走势将会下行,预计八、九月份彩电企业市场销量将出现同期下降的可能。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研究咨询部主任彭健锋也指出,下半年会出现一定时间的销售疲软,预测三季度有可能成为彩电销售的洼地。
业界的预计有迹可循,从中国家电市场月度走势上看,从4月到6月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9.3%一路降至8.9%,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由20.1%降至19.3%,都显示出整体经济的疲软态势。分析人士指出,受其影响,预计家电行业将在下半年进入下行通道。更有预测称,2013年下半年,家电业销售额下降幅度预计在10%-20%之间,部分品类的下降速度将达到40%。
新一轮补贴政策未有细节
对于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状况,业界也有观点寄望政府近期能出台温和性刺激政策来助推市场过度调整。此前,发改委已经与部分家电企业进行座谈,商讨新一轮家电节能补贴事宜。近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和相关部门也的确在研究“怎么样建立长效机制来推动节能家电的消费”。但他也谈到,在具体的刺激方案上,“短期补贴”将会被“长效机制”所取代。
外界对于可能实施的新一轮补贴有诸多的猜测,包括政策将只对超高能效家电进行补贴,并且进行补贴数量的限制。新制度会以企业申报为主,申报的产品为可论证、可实现的节能产品,等等。不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副院长张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所谓的补贴“接续政策”,目前还只是在非常初步的讨论阶段,所有细节未明确,无任何细化方案,外界关于涉及产品、补贴金额等方面的推断,只是猜测而已。
陆刃波认为,在缺少扶持政策之时,更能凸显企业实力,自适应期间会出现“强者自强”的现象,这不免也是减少企业对新政策依赖的好举措,接下来企业提高技术水和品牌溢价能力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智能时代,差异化发展很重要,企业应将放在追求量的精力转移到“质”投入。